海天出版社《新博商精神》收錄正誠案例
發布時間:2011/12/20
《新博商精神》是一本關于中小民營企業家創業歷程的圖書,由海天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書中記錄三十四位博商企業家的創業歷程,展示新時代企業家的精神面貌和商業道德。
正誠房屋理財是深圳市首家全面打造VIP私人房屋管理專家的服務機構,其創新的服務管理、全新的商業模式贏得客戶和業界的一致好評。
曾任偉教授寫下商道弘毅《新博商精神》序
縱觀中國歷史,每個時期主流文化對于商業與財富的價值觀差異深刻地影響著當期社會的發展與國家的興衰,早期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此較為有深刻的正面認同:“富而可求之,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講的是“君子謀財,取之有道”;而孟子認為:“民之為道,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意思是只有具備良好經濟基礎和事業的人才能具備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可見,他對于商業和財富對于社會正面影響還是給予了肯定。國君們在這些思想下治理國家,客觀上造就了“文景之治”以及“大唐盛世”等時期的繁榮。宋代人稱“大儒”的朱熹在財富和商業上卻有著錯誤的理解,他在《孟子 序》中說:“用計用數,假饒立得功業,只是人欲之私,與圣賢作處,天地懸隔。”清政府“閉言利之門”,“不尚理財之說”,擔心發展工商業會使民間財富過多,影響到國家統治,從而重官抑商 ,引導優秀人才“學而優則仕”,而商業成為販夫走卒的營生。而同期的日本于1868年開始推動明治維新,經歷20多年快速發展國力大增,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大敗清政府和俄國,成為了當時東亞強國。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必須培養適合商業發展的主流價值觀,從能推動經濟的發展,從而造就國家的強盛。
中國經歷30多年的改革開放,工商業得到快速發展并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民營經濟在其中起到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在眾多民營企業主在追逐自我利益實現的同時,解決大量的社會就業,貢獻大量的財務稅收,積累大量的社會財富。同時,商人逐利的本性和商業道德的淪喪所帶來生態資源破壞、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成為中國國民的心頭之痛,那么這樣的繁榮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想要的嗎?
博商同學會是一個以民營經濟為主體構成的企業家群體,他們以自己的經驗實踐,為中國民營經濟的轉型,乃至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作為非常積極有益的探索。“從OEM到OBM”“從實業家到投資家”“從傳統管理到新商業模式”“從產品銷售到品牌營銷”“從企業責任到社會責任”“從個人創業到團隊守業”等等,新的經營模式更加注重商業與社會的和諧,商業與環境的和諧,商業與商業之間的生態文明。這既是廣大中國民營企業為適應環境獲得生存的一次自覺的選擇,也是廣大博商同學在獲得早期商業成功之后的一次商業道德上的自我超越。
歷史將證明,只有國家重視商業的發展,商業人士重視商業道德的發展,才會真正鑄就民族的崛起和國家的繁榮。
博學貫通,商道弘毅,廣大博商同學會的企業家們用自身二次創業的經歷為中國商業發展書寫新的篇章,也將為中國商業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人僅以此文作為《新博商精神》序,向在中國經濟轉型之路上奮戰的民營企業家們致敬,向本書作者致敬!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培訓中心 曾任偉